文章分類Article

前十字韌帶 (ACL) 損傷及手術後復健過程 - 嘉義健身房,嘉義健身教練

▍前十字韌帶 (ACL) 損傷及手術後復健過程
 
前十字韌帶 (ACL) 損傷或重建手術後的復健過程分為幾個漸進階段,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目標、晉級的標準和預估的恢復時間。
 
如果目標是能夠再次運動,重返賽場(Return To Play, RTP)的過程更基於功能性、生物力學和心理準備,而不僅僅是恢復時間。
 
▍但其實,即便是恢復日常生活,需要練習的東西也是一樣的。
小編自我反省著為什麼用同樣的標準對待客人,有的人進步的很慢,有的人進步的很快?
 
剛好小編的爹側副韌帶受傷,在這段訓練的日子裡整理一下思緒,問題應該是出在對事實的認知上。所以趁過年比較有空,整理了以下各階段的時間框架、康復目標、訓練重點和評估標準。
 
寫太多沒人看,寫太少又怕被有心人士背刺,列出大方向及原則,現實層面會有執行上需要微調的地方,細節請洽您周遭的專業人士。
 
小編身為ACL受傷的過來人,主要用意希望大家能夠對膝關節損傷的恢復有足夠概念。
 
許多時候並不是訓練或物理治療沒有用。
 
而是膝蓋損傷需要注意、保護及訓練的過程很多,尤其你我都是需要上班工作的普通人,更要在日常生活避免反覆受傷以及提高主動訓練的頻率。
 
▍幾乎所有的復健訓練指引建議訓練頻率低標都是每周2-3次,所以給了回家功課該練的請不要偷懶…...受傷的人沒有偷懶的本錢。
 
#一週144小時只練上課的1小時不可能還期望損傷會好吧
 
▍大原則也適用於其它類型的膝關節傷害患者,總結四句話:
1.減少及控制腫脹、疼痛和發炎
2.強化主動、被動活動能力及角度
3.訓練肌肉力量、重塑肌腱韌性
4.動作控制及整合
 
新的一年希望大家有個健康的膝蓋啦!
#新年快樂
 

TOP